拉丁学名:Hunanpollenites classoiformis (Zhang , 1978 ) Du comb. nov.
中文名:克拉梭型湖南粉(新组合)
描述:花粉粒极面轮廓椭圆形至近圆形,大小30-41μm;远极面具一近圆形的外壁变薄区,占远极大部分面积;近极面具不很明显的四分体痕,呈三射线状,长达赤道;外壁厚3μm,两层,外层明显厚于内层,赤道处外层与内层分离,形成一圈亮带;外壁颗粒状纹饰。
产地层位:湖北武昌,武昌群下煤组;四川渡口、广元,须家河组。
时代产地:中国/晚三叠纪至侏罗纪
中文名:克拉梭型湖南粉(新组合)
描述:花粉粒极面轮廓椭圆形至近圆形,大小30-41μm;远极面具一近圆形的外壁变薄区,占远极大部分面积;近极面具不很明显的四分体痕,呈三射线状,长达赤道;外壁厚3μm,两层,外层明显厚于内层,赤道处外层与内层分离,形成一圈亮带;外壁颗粒状纹饰。
产地层位:湖北武昌,武昌群下煤组;四川渡口、广元,须家河组。
时代产地:中国/晚三叠纪至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