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Sphagnumsporites electoides (Krutzsch) Chen,1983
中文名:选型水藓孢
描述:大小26-28μm;射线稍弯曲,或不清晰;外壁较厚,外层厚于内层,远极面具不明显的放射条纹,远极中都有一块瘤,直径约6μm。
产地层位:云南江川,上新统。
时代产地:北半球/新生代
拉丁学名:Cornaceoipollenites oblongatus Ke et Shi. 1978
中文名:椭圆山茱萸粉
描述:大小38-50μm×26-30μm;三拟孔沟,沟较宽,中等长度,拟孔镶于沟中部,不很明显;外壁厚约1.5μm;表面平滑-细粒状,轮廓线平滑。
产地层位:渤海沿岸和河南东濮地区,沙河街组至东营组;东海陆架盆地,海龙井组。
时代产地:北半球/第三纪
中文名:选型水藓孢
描述:大小26-28μm;射线稍弯曲,或不清晰;外壁较厚,外层厚于内层,远极面具不明显的放射条纹,远极中都有一块瘤,直径约6μm。
产地层位:云南江川,上新统。
时代产地:北半球/新生代
拉丁学名:Cornaceoipollenites oblongatus Ke et Shi. 1978
中文名:椭圆山茱萸粉
描述:大小38-50μm×26-30μm;三拟孔沟,沟较宽,中等长度,拟孔镶于沟中部,不很明显;外壁厚约1.5μm;表面平滑-细粒状,轮廓线平滑。
产地层位:渤海沿岸和河南东濮地区,沙河街组至东营组;东海陆架盆地,海龙井组。
时代产地:北半球/第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