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Toroisporis? (D, ) tuberus Ke et Shi, 1978
中文名:瘤纹具唇孢?
描述:大小40-50μm,射线长为孢子半径的3/4,或几达赤道,末端分叉,具唇状加厚,唇等宽;外壁厚2-2.5μm,外层厚于内层,瘤状纹饰,瘤矮平。
产地层位:渤海沿岸和河南东濮地区,沙河街组。
时代产地:欧洲与亚洲/白垩纪至第三纪
拉丁学名:Nanlingpollis fusiformis (Song et Qian) Song comb. nov.
中文名:梭形南岭粉(新组合)
描述:大小30-45μm×18-25μm,三孔沟,沟长伸达极,孔扁圆形,具孔边加厚或眉状增厚,使孔隆起,侧压后常超出花粉轮廓线,外壁粗糙至粒状。
产地层位:东海陆架盆地,灵峰组;苏北盆地,泰州组上部至阜宁群;安徽芜湖,双塔群,湖南衡阳,霞流市组; 湖北江汉平原,新沟嘴组。
时代产地:中国/早第三纪
中文名:瘤纹具唇孢?
描述:大小40-50μm,射线长为孢子半径的3/4,或几达赤道,末端分叉,具唇状加厚,唇等宽;外壁厚2-2.5μm,外层厚于内层,瘤状纹饰,瘤矮平。
产地层位:渤海沿岸和河南东濮地区,沙河街组。
时代产地:欧洲与亚洲/白垩纪至第三纪
拉丁学名:Nanlingpollis fusiformis (Song et Qian) Song comb. nov.
中文名:梭形南岭粉(新组合)
描述:大小30-45μm×18-25μm,三孔沟,沟长伸达极,孔扁圆形,具孔边加厚或眉状增厚,使孔隆起,侧压后常超出花粉轮廓线,外壁粗糙至粒状。
产地层位:东海陆架盆地,灵峰组;苏北盆地,泰州组上部至阜宁群;安徽芜湖,双塔群,湖南衡阳,霞流市组; 湖北江汉平原,新沟嘴组。
时代产地:中国/早第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