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粉详情

拉丁学名:Extrapunctatosporis palaeogensis (Krutzsch) Song et Zhong, 1984
中文名:早第三纪外点单缝孢
描述:大小34μm×20μm,单射线,长为孢子长轴之2/3;外壁厚约1.5μm,分为近等厚的两层;纹饰粒状,反映于轮廓线上。
产地层位:云南景谷,第三系。
时代产地:中国、欧洲/第三纪
拉丁学名:Ischyomonoletes typicus Li et Song, 1985
中文名:典型坑穴单缝孢
描述:大小70μm×45μm;轮廓豆形,近极微凹或平直,远极弓形;单射线,无边缘结构,长为孢子长度的2/3;外壁坚实,具坑穴状纹饰,坑穴为椭圆形,不显多角形,长一般为5μm,也可达7μm;穴距一般等于或小于坑穴大小;轮廓线近平滑。
产地层位:东海陆架盆地, 三潭组。
时代产地:中国/第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