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Faguspollenites rugosus (Wang et Zhao) Song comb. nov.
中文名:皱壁山毛榉粉(新组合)
描述:大小33-52μm×26-44μm;三孔沟,孔大,扁圆形或菱形,宽7-9μm,孔缘具唇状加厚;沟细,较短,从孔中央穿过,沿沟边常具条带加厚,孔缘加厚与沟缘条带加厚相连;外壁薄,常具镰刀形褶皱,使花粉形状变化;纹饰为细颗粒状。
产地层位:湖北江汉平原,新沟嘴组;江西池江和清江盆地,池江组和坪湖组;云南勐腊,勐野井组。
时代产地:全球/第三纪
中文名:皱壁山毛榉粉(新组合)
描述:大小33-52μm×26-44μm;三孔沟,孔大,扁圆形或菱形,宽7-9μm,孔缘具唇状加厚;沟细,较短,从孔中央穿过,沿沟边常具条带加厚,孔缘加厚与沟缘条带加厚相连;外壁薄,常具镰刀形褶皱,使花粉形状变化;纹饰为细颗粒状。
产地层位:湖北江汉平原,新沟嘴组;江西池江和清江盆地,池江组和坪湖组;云南勐腊,勐野井组。
时代产地:全球/第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