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Klukisporites variegatus Couper, 1958
中文名:变异克鲁克孢
描述:大小40-70μm,赤道轮廓三角形至圆三角形;三射线直,略具薄唇,长为3/4半径或近达赤道;外壁厚3-4μm,赤道和远极面具网穴状纹饰,网穴不规则,呈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相邻网穴相连呈哑铃状,穴径2-7μm,网脊宽3-7μm;接触区无纹饰或具低矮稀疏的小瘤;轮廓线波状。
产地层位:我国一些地区中生代地层有所分布,尤其下白垩统较常见。
时代产地:全球/中生代
中文名:变异克鲁克孢
描述:大小40-70μm,赤道轮廓三角形至圆三角形;三射线直,略具薄唇,长为3/4半径或近达赤道;外壁厚3-4μm,赤道和远极面具网穴状纹饰,网穴不规则,呈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相邻网穴相连呈哑铃状,穴径2-7μm,网脊宽3-7μm;接触区无纹饰或具低矮稀疏的小瘤;轮廓线波状。
产地层位:我国一些地区中生代地层有所分布,尤其下白垩统较常见。
时代产地:全球/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