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Reticulatisporites potoniei Pflug et Thomson , 1953
中文名:波托尼粗网孢
描述:大小46-50μm,赤道轮廓三角形,边微凸,角钝圆;三射线细直,长为2/3半径或达于赤道,具窄唇,唇宽约1.5μm;外壁厚约1μm,远极面及赤道附近具粗的短棒(或为网脊)状纹饰,棒直径2-5μm,高1.5-2μm,分布不均匀,密集或孤立,间距(或为网眼直径)4-6μm,少数可达10μm,近极接触区无棒纹;整个孢子表面覆以透明的薄膜,膜上布以细密颗粒;变换镜头焦距可见孢子表面呈现拟网状图案,网眼多角形,网脊不连续。
产地层位:内蒙古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
时代产地:全球/古、中生代
中文名:波托尼粗网孢
描述:大小46-50μm,赤道轮廓三角形,边微凸,角钝圆;三射线细直,长为2/3半径或达于赤道,具窄唇,唇宽约1.5μm;外壁厚约1μm,远极面及赤道附近具粗的短棒(或为网脊)状纹饰,棒直径2-5μm,高1.5-2μm,分布不均匀,密集或孤立,间距(或为网眼直径)4-6μm,少数可达10μm,近极接触区无棒纹;整个孢子表面覆以透明的薄膜,膜上布以细密颗粒;变换镜头焦距可见孢子表面呈现拟网状图案,网眼多角形,网脊不连续。
产地层位:内蒙古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
时代产地:全球/古、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