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Appendicisporites bilateralis Singh, 1971
中文名:双边有突肋纹孢
描述:直在43-50μm,轮廓三角形,边微凸,角部突起;三射线长3/4半径或伸达角端;两极面各具三组肋条,各平行于赤道,近极每组3-4条,接触面光滑;远极两组4-6条,另一组仅3条;角部肋宽2-3μm,间距1.5μm;附属物圆锥形,长4-6μm。
产地层位:北京太阳宫,芦尚坟组;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伊敏组;辽宁清河,阜新组;吉林延边地区,大砬子组。
时代产地:全球/以北半球多,白垩纪至第三纪早期/
中文名:双边有突肋纹孢
描述:直在43-50μm,轮廓三角形,边微凸,角部突起;三射线长3/4半径或伸达角端;两极面各具三组肋条,各平行于赤道,近极每组3-4条,接触面光滑;远极两组4-6条,另一组仅3条;角部肋宽2-3μm,间距1.5μm;附属物圆锥形,长4-6μm。
产地层位:北京太阳宫,芦尚坟组;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伊敏组;辽宁清河,阜新组;吉林延边地区,大砬子组。
时代产地:全球/以北半球多,白垩纪至第三纪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