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athysiopteridium fasciculatum Li
中文名:束脉准华夏羊齿
形态描述:大多保存为单个羽片的印痕化石,长卵形或倒卵形,大者长 21 cm 以上,宽 14 cm(一般宽 6~7 cm),长宽之比平均为 3∶1~4∶1。顶端急尖或渐尖成一尖头,基部钝圆状或微呈楔形,无柄;边缘锯齿状;靠顶端的小羽片边缘为前倾波状,并由下至上渐变缓。中脉粗 3 mm,一般 1~2 mm,表面具有 1~2 条不规则的肋或沟,有时成细纵纹。一级侧脉明显,略细于中脉,对生,伸出角变化较大,一般 50°~60°,最大角 70° 左右,直,粗细基本不变伸至边缘齿中。基部有时微下延;细脉以 50°~80° 角自一级侧脉伸出,立即分叉 1 次,其后一支通常再分叉 1~2 次,而前一支则以二岐合轴式分叉 2~4 次或更多次,所有的支脉组成一束,每束脉中支脉彼此近平行地前延或略微前弯。除脉束基部的 1~3 支叉脉与相邻脉束的基部叉脉相交结成三角形网眼外,一般不结网;相对伸出的细脉在两条一级侧脉中间或微偏下方相遇,结成一条明显的缝脉;缝脉的近轴端从一级侧脉伸出处偏向上方的中脉两侧开始,先外弯至相邻一级侧脉的中部,然后直伸至边缘齿缺中。中脉两侧具有细脉伸出,直接与缝脉相交。在保存完好的标本上,细脉间可见多达 4 个点痕,且分布均匀。在叶的表面,尤其是一级侧脉的两侧,见有椭圆形或近圆形酷似“种子”器官的印痕。较好的标本上,这种印痕在侧脉两侧甚多,排列不甚规则,分布在细脉之上或中间;有的标本,仅见于细脉伸出处,颇显规则。印痕的直径不超过 1 mm,两层结构,外层为一圈炭质,顶端有一小缺口或不明显,内层结构不清(黄联盟等,1989)。
时代产地:福建安溪剑斗,永定坎市;童子岩组第三段;江西上绕四十八都,上绕组童家段;二叠纪。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
中文名:束脉准华夏羊齿
形态描述:大多保存为单个羽片的印痕化石,长卵形或倒卵形,大者长 21 cm 以上,宽 14 cm(一般宽 6~7 cm),长宽之比平均为 3∶1~4∶1。顶端急尖或渐尖成一尖头,基部钝圆状或微呈楔形,无柄;边缘锯齿状;靠顶端的小羽片边缘为前倾波状,并由下至上渐变缓。中脉粗 3 mm,一般 1~2 mm,表面具有 1~2 条不规则的肋或沟,有时成细纵纹。一级侧脉明显,略细于中脉,对生,伸出角变化较大,一般 50°~60°,最大角 70° 左右,直,粗细基本不变伸至边缘齿中。基部有时微下延;细脉以 50°~80° 角自一级侧脉伸出,立即分叉 1 次,其后一支通常再分叉 1~2 次,而前一支则以二岐合轴式分叉 2~4 次或更多次,所有的支脉组成一束,每束脉中支脉彼此近平行地前延或略微前弯。除脉束基部的 1~3 支叉脉与相邻脉束的基部叉脉相交结成三角形网眼外,一般不结网;相对伸出的细脉在两条一级侧脉中间或微偏下方相遇,结成一条明显的缝脉;缝脉的近轴端从一级侧脉伸出处偏向上方的中脉两侧开始,先外弯至相邻一级侧脉的中部,然后直伸至边缘齿缺中。中脉两侧具有细脉伸出,直接与缝脉相交。在保存完好的标本上,细脉间可见多达 4 个点痕,且分布均匀。在叶的表面,尤其是一级侧脉的两侧,见有椭圆形或近圆形酷似“种子”器官的印痕。较好的标本上,这种印痕在侧脉两侧甚多,排列不甚规则,分布在细脉之上或中间;有的标本,仅见于细脉伸出处,颇显规则。印痕的直径不超过 1 mm,两层结构,外层为一圈炭质,顶端有一小缺口或不明显,内层结构不清(黄联盟等,1989)。
时代产地:福建安溪剑斗,永定坎市;童子岩组第三段;江西上绕四十八都,上绕组童家段;二叠纪。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