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Emplectopteris neimongolensis Huang
中文名:内蒙古织羊齿
形态描述:叶至少两次羽状分裂。末次羽片为舌形至线形,与轴夹角宽阔。小羽片极为特殊,通常为舌形,以宽阔夹角(或近于垂直)并以较宽的整个基部着生于轴上,长 10~15 mm,宽 6 mm左右,上部微向前弯,顶端钝至钝尖形。小羽片基部互相连合,后侧边缘通常浅裂为 3~4 个圆裂片,前侧边缘通常为波浪形或亦裂为 3~4 个圆裂片。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形似间小羽片,呈短而宽的三角形,边缘通常亦浅裂为三个圆裂片。中脉在小羽片中下部显著而粗壮;自中脉两侧各伸出 3~4 条侧脉,每条侧脉自最基部开始多次树杈状分叉,并互相联结成不规则的狭长网状,伸向圆裂片或凸波状的边缘。中脉基部第一条侧脉分叉后有一条支脉与轴平行并非常接近,这条支脉向小羽片顶部一个方向继续分叉;由于保存的原因,当这条支脉与轴重合,则它分叉出来的细脉好似从轴上伸出,成为假邻脉(实际无真正邻脉)。叶顶部的末次羽片仅浅裂成椭圆形的圆裂片或为波浪形边缘。叶的各个部分均布有无数小点痕(黄本宏,1976)。
时代产地:内蒙古准格尔旗窑沟,山西组;早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
中文名:内蒙古织羊齿
形态描述:叶至少两次羽状分裂。末次羽片为舌形至线形,与轴夹角宽阔。小羽片极为特殊,通常为舌形,以宽阔夹角(或近于垂直)并以较宽的整个基部着生于轴上,长 10~15 mm,宽 6 mm左右,上部微向前弯,顶端钝至钝尖形。小羽片基部互相连合,后侧边缘通常浅裂为 3~4 个圆裂片,前侧边缘通常为波浪形或亦裂为 3~4 个圆裂片。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形似间小羽片,呈短而宽的三角形,边缘通常亦浅裂为三个圆裂片。中脉在小羽片中下部显著而粗壮;自中脉两侧各伸出 3~4 条侧脉,每条侧脉自最基部开始多次树杈状分叉,并互相联结成不规则的狭长网状,伸向圆裂片或凸波状的边缘。中脉基部第一条侧脉分叉后有一条支脉与轴平行并非常接近,这条支脉向小羽片顶部一个方向继续分叉;由于保存的原因,当这条支脉与轴重合,则它分叉出来的细脉好似从轴上伸出,成为假邻脉(实际无真正邻脉)。叶顶部的末次羽片仅浅裂成椭圆形的圆裂片或为波浪形边缘。叶的各个部分均布有无数小点痕(黄本宏,1976)。
时代产地:内蒙古准格尔旗窑沟,山西组;早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