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Comia tenueaxis Huang
中文名:细轴异脉羊齿
形态描述:蕨叶为大型,可能为单羽状复叶,宽至少在 14 cm 以上。羽轴非常瘦弱,印痕宽仅 2 mm,与小羽片(或称全裂片)的中脉粗细相差无几。小羽片以 40°~50° 的夹角自羽轴伸出,向上斜伸,互相比较紧挤,蕨叶下部的小羽片的边缘略微重叠。小羽片以整个基部着生于羽轴上,基部前侧边缘在接近羽轴的地方迅速狭缩,以不大的宽度(2~4 mm)着生与羽轴上,而中脉后侧的边缘则下延于羽轴上,下延的部分很长,并与下一个小羽片前侧狭缩后的边缘相接触(但不连接)。小羽片通常为剑形,很大,长达 10 cm 以上,宽 3~3.5 cm,最大宽度位于中下部,向顶部渐渐狭缩,顶端为渐尖形。小羽片的边缘为锯齿状或成浅裂片(常常在小羽片下部),或者为全缘(近于小羽片顶部),锯齿或浅裂片的顶端为半尖形至钝圆形,并指向斜前方。中脉粗壮,印痕宽近 2 mm,向小羽片顶部逐渐地微微变细,距顶端大约 1 cm 处才多次分叉而分散。自中脉以极锐的夹角伸出第一次侧脉,在距中脉不远处即弯向外侧而与中脉成35°~40° 夹角,每一条第一次侧脉又多次羽状分叉向两旁分出稍稍弯曲的第二次侧脉,每旁有5~7 条,“脉束”一般伸向了小羽片边缘的“锯齿”或浅裂片的顶部,在“脉束”之间分布有1~2 条直接从中脉伸出的“辅助脉”,伸向小羽片边缘的“凹下”部分。所有侧脉粗细相同,仅个别第一次侧脉基部略粗一些。小羽片基部边缘下延于轴上的部分,其叶脉是直接从叶轴上长出的,即具有“邻脉”,其脉序同小羽片上的相同。靠近小羽片边缘部分在 0.5 cm 当中具有8~9 条叶脉(黄本宏,1977)。
时代产地:黑龙江伊春红山,红山组;晚二叠世早期。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