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Otozamites chuensis Zhou
中文名:楚耳羽叶
形态描述:叶整个形状和长度不明,宽 23 mm。轴未见到,其印痕宽约 2 mm。羽片呈线形至长卵形,长达 11 mm,最宽在基部达 3 mm。羽片上边直或微凹,下边和上边开始时几近平行,至羽片中部以上方始微微弧形上弯,顶端收缩颇急剧,钝圆。羽片以 70°~90° 角伸出,互相紧靠,但不或很少互相叠覆,以羽片基边中下部着生轴上,上基角略显耳状,扩张稍超过轴中线,下基角圆。叶脉明显,放射状,在羽片中部每毫米内有 4~5 条。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近相等。上表皮无气孔器和毛细胞,表皮细胞大体呈长方形、近正方形或多角形,排列常较整齐,脉路不明显。表壁常具不规则角质条脊或团块。垂周壁强烈褶皱,曲弧常粗大(环圈高 15~18 µm,有时可达 31 µm),呈蕈状或泡沫状,有时互相挤紧联合,在羽片边缘双行状,垂直叶缘者褶皱较紧密,弹簧状。下表皮的边缘带和脉路均无气孔器。边缘带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其表壁常具不规则角质条脊,大致平行边缘的垂周壁常因强烈褶皱而使曲弧侧向联合成“双行状”,垂直叶缘的褶皱较紧密。脉路细胞大体呈长方形,垂周壁褶皱稍弱于边缘带(所成环圈高一般不到 10 µm,最多达 25 µm),表壁具中心角质增厚或乳突。气孔带中细胞形状及排列较不规则,其表壁和垂周壁形态与脉路细胞相同。气孔器大致排列成不甚规则的行状,每一带中 2~3 行。同一行中气孔器有时首尾相衔,以副卫细胞相接触,一般相隔 1 个以上的细胞,偶有上下行气孔器相接触者。气孔器横椭圆形至梭形,方向多数垂直脉路,少数不规则,且有平行脉路者。保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强,半月形。副卫细胞常较保卫细胞宽,但角质化程度较弱,其内缘常伸出一个粗大的乳突悬覆保卫细胞之上,其外缘平直或锯齿状,不明显加厚(周志炎,1984)。
时代产地:湖南东安南镇,搭坝口段;早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
中文名:楚耳羽叶
形态描述:叶整个形状和长度不明,宽 23 mm。轴未见到,其印痕宽约 2 mm。羽片呈线形至长卵形,长达 11 mm,最宽在基部达 3 mm。羽片上边直或微凹,下边和上边开始时几近平行,至羽片中部以上方始微微弧形上弯,顶端收缩颇急剧,钝圆。羽片以 70°~90° 角伸出,互相紧靠,但不或很少互相叠覆,以羽片基边中下部着生轴上,上基角略显耳状,扩张稍超过轴中线,下基角圆。叶脉明显,放射状,在羽片中部每毫米内有 4~5 条。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近相等。上表皮无气孔器和毛细胞,表皮细胞大体呈长方形、近正方形或多角形,排列常较整齐,脉路不明显。表壁常具不规则角质条脊或团块。垂周壁强烈褶皱,曲弧常粗大(环圈高 15~18 µm,有时可达 31 µm),呈蕈状或泡沫状,有时互相挤紧联合,在羽片边缘双行状,垂直叶缘者褶皱较紧密,弹簧状。下表皮的边缘带和脉路均无气孔器。边缘带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其表壁常具不规则角质条脊,大致平行边缘的垂周壁常因强烈褶皱而使曲弧侧向联合成“双行状”,垂直叶缘的褶皱较紧密。脉路细胞大体呈长方形,垂周壁褶皱稍弱于边缘带(所成环圈高一般不到 10 µm,最多达 25 µm),表壁具中心角质增厚或乳突。气孔带中细胞形状及排列较不规则,其表壁和垂周壁形态与脉路细胞相同。气孔器大致排列成不甚规则的行状,每一带中 2~3 行。同一行中气孔器有时首尾相衔,以副卫细胞相接触,一般相隔 1 个以上的细胞,偶有上下行气孔器相接触者。气孔器横椭圆形至梭形,方向多数垂直脉路,少数不规则,且有平行脉路者。保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强,半月形。副卫细胞常较保卫细胞宽,但角质化程度较弱,其内缘常伸出一个粗大的乳突悬覆保卫细胞之上,其外缘平直或锯齿状,不明显加厚(周志炎,1984)。
时代产地:湖南东安南镇,搭坝口段;早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