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Otozamites xiaoxiangensis Zhou
中文名:潇湘耳羽叶
形态描述:叶大致呈披针形,长 94 mm 尚未保存完全,最宽在叶中部可达 20 mm 左右,向两端渐渐变狭;幼叶宽仅 2.5 mm。轴宽 1~2 mm,自下而上很缓慢地变窄。叶柄不明,羽片三角形至镰刀形(在幼叶上呈菱方形),长 7~10 mm,最宽在基部,4~7 mm,向上渐尖,顶端尖至钝尖。自叶中部向下羽片渐短,但宽度不变。羽片和轴成 30°~60° 角,在叶中部角度较大,在轴两侧有时略显不对称状,同侧的互相紧挤,但不或很少叠覆。羽片基部不对称;上基角呈耳状在叶中部最为明显,几乎覆盖轴的整个宽度;下基角收缩呈圆形,有时被下一羽片的耳状部分所掩盖。叶脉每毫米 2~4 条,在羽片下边缘每厘米有 18 条。羽片边缘平整。上表皮角质层稍厚于下表皮,无气孔器及毛状体,细胞以长方形为主,少数为多角形,排列不甚规则;脉路不明显。细胞表壁平,在羽片边缘有时角质增厚或具乳突,垂周壁弯曲,所成环圈为蕈菰状、圆弧状或指状,平行叶脉方向的较粗大,垂直的较细密而与下表皮的相近,有时环圈紧挤联合成一直的角质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在羽片边缘和脉路以外的气孔带内,排列成不甚规则的行状。脉路细胞长方形,较规则地排列。边缘带细胞常角质增厚。气孔带内细胞形状不规则,其长径常垂直脉路方向。所有细胞表壁平,垂周壁弯曲,但曲弧不及上表皮的粗大。气孔器排列成不规则的行状,彼此分离,方位杂乱,但半数以上倾向于垂直脉路。保卫细胞角质化程度强,微下陷。副卫细胞呈半月形或长方形,不同程度地覆盖保卫细胞的外侧。轴腹面细胞形状和壁的形态均和上表皮相近,但较狭长。轴背面角质层的细胞一般呈规则长方形,排列成整齐行状。表壁平,垂周壁轻微曲折或曲弧联合成直线状,有时表皮上具纵向角质条脊。气孔器稀疏,不规则散布,形态同羽片下表皮气孔器,但较宽而扁,孔缝大致垂直轴向,偶见平行轴向者。保卫细胞微下陷。副卫细胞半椭圆形,微覆盖保卫细胞的外侧。有毛状体(周志炎,1984)。
时代产地:湖南零陵黄阳司王家亭子、观音滩组中部;广西西湾,西湾组大岭段;早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