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Lindleycladus podozamioides Wu, 1988
中文名:苏铁杉型林德勒枝
形态描述:枝轴细,宽约 1 mm,具细的纵纹。叶可能作螺旋状着生,由于基部扭曲,都保存在同一平面上,与轴成 50°~70° 角,披针形,长 5~6.5 cm,最宽中下部,4~6 mm,自最宽处向基部收缩成“柄”状,但叶柄不明显,向上逐渐狭细,顶端直,亚圆,两侧全缘。叶脉在基部分叉,向顶部平行伸延,有的脉交于顶部边缘,交角小于 5°,有的至顶部变弱,作聚敛状,但不聚于一点,叶最宽处的叶脉密度每厘米有脉 24~28 条。脉间未见腺体或树脂体。取得一些角质层的碎片,中等厚度。上下角质层几乎等同,下角质层略薄,边缘带宽,100~125 µm,边缘细胞伸长,长约 160 µm,宽 10 µm,侧壁角质增厚显著,顶壁较弱,表壁角质增厚强,色泽棕色;脉路显著,宽 50~75 µm,由 4~6 行纵长细胞组成,脉路细胞轮廓清楚,长方形,大小 88~125 µm×8~11 µm,侧壁直,加厚显著,表壁平,厚度均一。气孔器位于脉间,单行,纵向排列,上下气孔器相隔 1 至多个细胞,偶尔上下副卫细胞互相接触,孔缝纵向,长 20~23 µm,保卫细胞下陷不明显,角质增厚均一,色泽较一般细胞深,副卫细胞 4 个,偶有 5~6 个,极位各一个,侧位各 1~2 个,角质增厚不明显,色泽几乎与普通细胞相同。上、下气孔器之间的细胞较短,棱角较圆而不等形,大小 28~38 µm×12~15 µm。毛状体,树脂体不存在(李佩娟等,1988)。
时代产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火烧山组Cladophlebis层;早中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