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Achlamydocarpon sinensis Tian et Guo
中文名:中华无被大孢
形态描述:单独保存的大孢子囊-大孢子叶复合体。孢子囊横切面背腹扁状,无顶端脊状突起,宽约4 mm,高约1.2 mm,长可达近10 mm,具明显侧角(图版15,图A)。孢子囊壁分为2层。外层由4-5层至数十层厚壁细胞构成,这些厚壁细胞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等轴状,直径约0.03mm,另一种为长轴状,长轴方向与孢子囊长轴近平行,长0.07-0.08mm,宽约0.03mm。两种细胞相间排列成带状(图版15,图C)。内层为薄壁细胞,2-3层细胞厚。在个别标本的孢子囊内见有不规则的海绵状薄壁组织。孢子囊内仅见一个大孢子,大小在3×2mm左右,壁呈膜状。孢子叶柄背面具龙骨,远轴端上弯处具踵(heel)(图版15,图B),侧片1-2mm长,略短于孢子囊的宽度,顶端渐尖,皮下厚壁组织在背、腹面都有,但腹面处更为发育。孢子叶远端叶片长约10mm。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煤矿汪家寨组顶部1号煤层煤核;晚二叠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
中文名:中华无被大孢
形态描述:单独保存的大孢子囊-大孢子叶复合体。孢子囊横切面背腹扁状,无顶端脊状突起,宽约4 mm,高约1.2 mm,长可达近10 mm,具明显侧角(图版15,图A)。孢子囊壁分为2层。外层由4-5层至数十层厚壁细胞构成,这些厚壁细胞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等轴状,直径约0.03mm,另一种为长轴状,长轴方向与孢子囊长轴近平行,长0.07-0.08mm,宽约0.03mm。两种细胞相间排列成带状(图版15,图C)。内层为薄壁细胞,2-3层细胞厚。在个别标本的孢子囊内见有不规则的海绵状薄壁组织。孢子囊内仅见一个大孢子,大小在3×2mm左右,壁呈膜状。孢子叶柄背面具龙骨,远轴端上弯处具踵(heel)(图版15,图B),侧片1-2mm长,略短于孢子囊的宽度,顶端渐尖,皮下厚壁组织在背、腹面都有,但腹面处更为发育。孢子叶远端叶片长约10mm。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煤矿汪家寨组顶部1号煤层煤核;晚二叠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