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Cycadocarpidium erdmannii Nathorst, 1886
中文名:爱尔特曼准苏铁果
形态描述:果穗圆柱形,长 8 cm 以上,宽 2~2.3 cm,穗轴宽1~3 mm。附属物近垂直于轴,紧密地近轮状排列,在果穗上部排列较紧密,向下渐稀疏,长约 0.5 cm(个别可达 0.7 cm),宽 0.8~1 mm 为多;附属物末端略呈膨突状。在果穗旁见有残留的一枚果鳞,纺锤形,长 1 cm,宽4 mm,具清晰的叶脉 6 条,果鳞柄长 3 cm,宽 0.8 mm(孙革,1993)。苞鳞长卵形,长 10 mm,最宽处达 6 mm,具 7 条不分叉的叶脉。种鳞复合体具短柄。种子卵形至椭圆形,长约 3 mm,宽 2 mm,位于短柄的两侧;不育鳞片未保(斯行健、李星学等,1963)。
时代产地:新疆吐鲁番盆地西北缘,八道湾组底部;早侏罗世早期。湖南衡阳,杉桥组;醴陵、浏阳,安源组;湖北荆门、兴山、秭归、蒲圻,九里岗组、沙镇溪组、鸡公山组;福建漳平,大坑组(上段);建阳,焦坑组;南靖,文宾山组;四川达县、峨眉、宣汉、开县、万源、合川,须家河组;盐边,红果组;渡口,大箐组;浙江义乌,乌灶组;衢县,茶园里组;广东乐昌,艮口群;辽宁凌源,老虎沟组;吉林汪清,马鹿沟组;河北承德,杏石口组;晚三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