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Lepidodendron dabieshanense Wu
中文名:大别山鳞木
形态描述:叶座长纺锤形;叶痕卵形,较大;三小点位于叶痕上部的中间位置;叶座间的间隔带明显突起。树干印痕标本约8cm长,2cm宽;叶座纺锤形。作纵向伸展,螺旋状排列,互相紧挤,为凸起的狭带所隔开,宽0.5~1mm。叶痕比较大,纺锤形或卵形,占据叶座中间的较低位置,为叶座面积的4/5或3/5。叶痕中的三小点位于叶痕上部的中间位置,呈圆点状,几乎等大,位于一直线上,叶痕的顶端凹入叶座中;叶舌痕不明显,大致位于叶痕的顶端之上;叶座的表面除作凹坑状外,无纹饰(吴秀元,1992)。
时代产地:河南固始,杨山组;早石炭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大别山鳞木
形态描述:叶座长纺锤形;叶痕卵形,较大;三小点位于叶痕上部的中间位置;叶座间的间隔带明显突起。树干印痕标本约8cm长,2cm宽;叶座纺锤形。作纵向伸展,螺旋状排列,互相紧挤,为凸起的狭带所隔开,宽0.5~1mm。叶痕比较大,纺锤形或卵形,占据叶座中间的较低位置,为叶座面积的4/5或3/5。叶痕中的三小点位于叶痕上部的中间位置,呈圆点状,几乎等大,位于一直线上,叶痕的顶端凹入叶座中;叶舌痕不明显,大致位于叶痕的顶端之上;叶座的表面除作凹坑状外,无纹饰(吴秀元,1992)。
时代产地:河南固始,杨山组;早石炭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