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Bothrodendron ruchengense Zhao et Wu
中文名:汝城窝木
形态描述:叶痕扁圆形,较大,相互距离较近;维管束痕及侧痕位于叶痕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叶舌痕位于叶痕之上偏左侧。两个茎干印痕在一块标本上互相重叠,上覆茎干的叶痕较小,1.5mmx1.3mm,叶痕之间的距离为2mm,茎干长16cm以上,宽为3.3cm。另一茎干的叶痕较大,2.5mmx2mm,叶痕之间的距离为3~4mm,茎干长大约20cm,宽达5cm。上下两茎干上的叶痕均呈横椭圆形,螺旋状排列或作梅花五点式排列。叶痕中维管束痕扣侧痕特别清楚,位于叶痕中线以下,其位置随着保存状态的不一而略有变化,三小点呈纵卵形或圆点状,有时中间的维管束痕略大;叶舌痕位于叶痕顶端,呈小三角形或点状,位于叶痕的正中之上,偶有偏左或偏右现象,显然是由于保存不同的影响。叶痕之外的茎干表面,有的较为光滑,有时具清楚的斜方形的叶座;叶座的伸长程度随着叶痕之间的距离长短而变化,叶痕位于叶座的上半部,其宽度几乎占据着叶座的整个宽度(赵修祜和吴秀元,1982)。
时代产地:湖南汝城,测水组下部;甘肃靖远,靖远组;早石炭世晚期。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