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Synchysidendron pulchrum (Zhang) Wang et al.
中文名:美丽杂木(新组合)
形态描述:茎具管状中柱。初生木质部管胞排列紧密,无径向的薄壁细胞区域。内部和中部皮层均未保存。外部皮层由径向的厚壁的细胞条带与空腔相间排列构成,这些径向的空腔可能由薄壁的细胞区域遭毁坏而形成(图版2,图B)。在这些空腔内有时可见叶迹维管束,呈外弯的弧形,其内方有一同样外弯的厚壁细胞束。可见残存的极少量的次生木质部。周皮非常发育。栓内层厚度可达6mm或更多,保存不好,由窄的分泌细胞环带与宽的厚壁的细胞环带相间排列构成。木栓层厚可达8mm,由均一的浅色细胞构成,细胞纵向伸长 状,端壁水平。叶座排列紧密,有时近于纵行排列。叶座近菱形,顶底角平截,底角略拉长(图版2,图D)。叶座高9-10mm,宽7.5-9.0mm,上部突起明显,高出茎表面约3mm(图版2,图E;插图3-2,B),叶痕位于上部,透镜形,高约4mm,宽约4.5mm(图版2,图C)。叶迹和侧通气道位于叶痕中部,叶迹呈宽V字形,两个侧通气道间的距离为2.5-2.8mm(插图3-2,A)。向内,叶迹逐渐变成近水平伸长状,两个侧通气道间距离也逐渐缩小到1.8-2.0mm。叶座下部也稍稍突出于茎表面,并具皱纹。叶座上、下部之间有一条弧形沟。叶舌穴深,向外向上斜伸,开口紧靠叶座顶角。弦切面上叶舌穴呈圆三角形或近半圆形。通气道近水平状向外延伸(插图3-2,B)。
时代产地:山东陶枣-兖州煤田太原组16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