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Lepidodendron ? lepidophloides Yao
中文名:鳞皮鳞木?
形态描述:当前标本为单独保存的从茎上脱落下来的叶座。茎的其它部分,如周皮、皮层和中柱等均不明。叶座螺旋状排列,紧挤,透镜状或眼睛状,两侧角尖锐,并向外延伸,形成明显侧翼,有时微向上或下弯曲(图版2,图F、G;插图3-3,图B、C)。叶座大小变化较大,自6-7mm高,12mm宽,至20mm高,30mm宽。叶迹和侧通气道均位于叶座下部,因此,叶痕应位于叶座下部。叶座表面平,叶痕不突起。叶迹维管束宽V字形,1.5-4mm宽。径切面上叶座略呈平行四边形,略向外向下倾斜,使得上、下叶座略呈叠覆状。叶座肉质,厚达5-6mm。由薄壁的薄壁细胞构成。叶舌大,洋葱形,长至少1.2mm,基部直径达4-5mm,具短的尖头(图版2,图H;插图3-3,图A)。叶舌穴深,基部形状也呈洋葱形,但上部细长,向外及向上斜伸,开口位于叶座的上部,可能紧挨叶痕的顶部。维管束宽V字形,1.5-4.0mm宽,由上面的木质部束和下面的维管束鞘构成。木质 部束厚1-2个管胞。维管束鞘由厚壁细胞构成。侧通气道与维管束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或略低,近圆形、椭圆形或卵形,直径0.8-1.5mm,由直径略小于叶座细胞的薄壁细胞构成,常具黑色内含物,排列疏松。维管束和侧通气道均近水平或略向下向外延伸。在比较大的叶座,在维管束和叶舌穴周围常发育有辐射状伸长的空腔。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煤矿汪家寨组顶部1号煤层煤核;晚二叠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
中文名:鳞皮鳞木?
形态描述:当前标本为单独保存的从茎上脱落下来的叶座。茎的其它部分,如周皮、皮层和中柱等均不明。叶座螺旋状排列,紧挤,透镜状或眼睛状,两侧角尖锐,并向外延伸,形成明显侧翼,有时微向上或下弯曲(图版2,图F、G;插图3-3,图B、C)。叶座大小变化较大,自6-7mm高,12mm宽,至20mm高,30mm宽。叶迹和侧通气道均位于叶座下部,因此,叶痕应位于叶座下部。叶座表面平,叶痕不突起。叶迹维管束宽V字形,1.5-4mm宽。径切面上叶座略呈平行四边形,略向外向下倾斜,使得上、下叶座略呈叠覆状。叶座肉质,厚达5-6mm。由薄壁的薄壁细胞构成。叶舌大,洋葱形,长至少1.2mm,基部直径达4-5mm,具短的尖头(图版2,图H;插图3-3,图A)。叶舌穴深,基部形状也呈洋葱形,但上部细长,向外及向上斜伸,开口位于叶座的上部,可能紧挨叶痕的顶部。维管束宽V字形,1.5-4.0mm宽,由上面的木质部束和下面的维管束鞘构成。木质 部束厚1-2个管胞。维管束鞘由厚壁细胞构成。侧通气道与维管束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或略低,近圆形、椭圆形或卵形,直径0.8-1.5mm,由直径略小于叶座细胞的薄壁细胞构成,常具黑色内含物,排列疏松。维管束和侧通气道均近水平或略向下向外延伸。在比较大的叶座,在维管束和叶舌穴周围常发育有辐射状伸长的空腔。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煤矿汪家寨组顶部1号煤层煤核;晚二叠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