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Ptychocarpus (Pecopteris) tibeticus Li et Yao
中文名:西藏皱囊蕨(栉羊齿)
形态描述:营养叶至少二次羽状。末二级羽轴细,近顶部处宽约1mm。末次羽片披针形,近于互生,以80°~90°角自羽轴伸出。小羽片舌形,长4~6mm,宽2~3mm,基部处彼此相连,在叶的顶部或末次羽片顶端联成浅至深裂的条带状;叶脉羽状,中脉较弱,几与侧脉等粗;侧脉以锐角自中脉伸出,分叉一次。近末次羽片顶端处的小羽片中脉不明显,叶脉或多或少类似Sphenopteris型的二歧合轴式分叉。生殖叶只保存两个末次羽片的一小部分。小羽片舌形,长约6mm,宽约3mm,排列紧挤,在下部相连。中脉不甚明显,几与侧脉等粗,羽状,侧脉不分叉或分叉一次,前一叉枝偶尔再分叉一次。聚合囊大,皱囊型,大致浑圆形,明显突出于小羽片背面,基部处直径1.2mm,高度不明,由完全联合的8~9个孢子囊组成。聚合囊在中脉两侧成单行排列,每行1~3个,通常见到2个(李星学等,1982)。
时代产地:西藏双湖地区,热觉茶卡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