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Palaeosmunda primitive Li
中文名:原始古紫萁
形态描述:茎的直径约4cm,主要由中柱、内部皮层和外部皮层组成。其中外韧网管中柱的直径约5mm,包括木质部、髓和中柱周围组织。木质部的管胞之间基本上连续,仅在叶迹分离处才被叶迹中断。叶隙的纵向长度很短,故木质部的横切面不显束状。木质部径向厚度小于10个管胞,近轴面管胞常与髓内管胞发生连接,故与髓的界限不明显。木质部为中始式。其原生木质部位置不定,管胞直径10~15μm;后生木质部管胞较大,中等大小的管胞直径70~80μm。木质部均由长管胞组成,管胞壁具梯纹加厚。混合髓内有较多管胞,它们单个或成束分布。管胞直径中心处可达100μm以上。髓内管胞壁均为梯纹加厚,有的可见到有纹孔缘保存。髓内的薄壁细胞、厚壁的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的横切面均近似圆形,直径50~100μm;纵切面形状则因位置不同而异。在中柱周围组织中,内皮层保存较好。位于木质部远轴侧不远处的内皮层通常为一层细胞,稀为两层。内皮层细胞壁的加厚形式为次生状态,并可见到通道细胞。茎的内部皮层厚达1.5cm,除根迹和叶迹区外,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内部皮层的薄壁细胞有两种:一是完全薄壁的,其横切面为圆形,直径为80~100μm;纵切面为长圆形,长100~150μm。茎的外部皮层仅由厚壁组织组成,厚度为1~3mm。本种皮层里有大量叶迹,在一个横切面上,其数可达50~60个。叶迹木质部的径向厚度一直很小,大多仅1~2个管胞厚。木质束有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内始式的原生木质部位于叶迹近轴面上,管胞直径为10~20μm,壁具单列梯形纹孔(李中明,1983)。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汪家寨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原始古紫萁
形态描述:茎的直径约4cm,主要由中柱、内部皮层和外部皮层组成。其中外韧网管中柱的直径约5mm,包括木质部、髓和中柱周围组织。木质部的管胞之间基本上连续,仅在叶迹分离处才被叶迹中断。叶隙的纵向长度很短,故木质部的横切面不显束状。木质部径向厚度小于10个管胞,近轴面管胞常与髓内管胞发生连接,故与髓的界限不明显。木质部为中始式。其原生木质部位置不定,管胞直径10~15μm;后生木质部管胞较大,中等大小的管胞直径70~80μm。木质部均由长管胞组成,管胞壁具梯纹加厚。混合髓内有较多管胞,它们单个或成束分布。管胞直径中心处可达100μm以上。髓内管胞壁均为梯纹加厚,有的可见到有纹孔缘保存。髓内的薄壁细胞、厚壁的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的横切面均近似圆形,直径50~100μm;纵切面形状则因位置不同而异。在中柱周围组织中,内皮层保存较好。位于木质部远轴侧不远处的内皮层通常为一层细胞,稀为两层。内皮层细胞壁的加厚形式为次生状态,并可见到通道细胞。茎的内部皮层厚达1.5cm,除根迹和叶迹区外,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内部皮层的薄壁细胞有两种:一是完全薄壁的,其横切面为圆形,直径为80~100μm;纵切面为长圆形,长100~150μm。茎的外部皮层仅由厚壁组织组成,厚度为1~3mm。本种皮层里有大量叶迹,在一个横切面上,其数可达50~60个。叶迹木质部的径向厚度一直很小,大多仅1~2个管胞厚。木质束有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内始式的原生木质部位于叶迹近轴面上,管胞直径为10~20μm,壁具单列梯形纹孔(李中明,1983)。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汪家寨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