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Ruffordia goeppert (Dullker) Seward
中文名:葛伯特鲁福德蕨
形态描述:蕨叶小型,三角形,三到四次羽状。中轴直或微弯,宽0.2~1mm,表面光滑。蕨叶最下部的一对末三次羽片三角形,长3~5cm,宽3~4cm,长与宽近等,对生,微向上斜展开,而其他的末三次羽片则以较小的角度着生于中轴上,并转变为末二次羽片状。末二次羽片呈卵形或长卵形,长2~3cm,宽1~2cm,下部者近对生,上部者互生。末三次羽片基部第一对末二次羽片对生,呈三角形。二次羽轴细弱,光滑。末次羽片一般以45°角互生,多呈长卵形,少数为披针形,长1~2cm,最宽处在近基部,1cm左右,羽轴纤细。小羽片下先出,卵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0.6~1.5cm,宽0.3~0.8cm,互生,基部迅速收缩,呈柄状,下延,顶尖或钝尖,边缘分裂为4~6个顶端前指的裂片。裂片一般细长,顶尖,最宽处在中上部,长2~5mm,宽1~3mm。叶脉为Sphenopteris型,弱,中脉不显或略显,侧脉分叉2到3次。每一裂片含1条或2条叶脉。生殖羽片通常独立保存,但往往与营养羽片保存于同一块标本上。在一块标本上若见着生于营养羽叶的顶端的形态变异的羽片,其特点是小羽片收缩,扇状,似生殖叶片,但未发现孢子囊结构或其痕迹,则或为生殖羽片或为营养羽片幼体。生殖羽片明显收缩,外形较伸长,往往呈披针形,少数为伸长三角形。末二次羽片长可达7cm以上,长披针形到三角形。末次羽片披针形,长2cm左右,宽0.5~1cm,以35°~45°角互生或近对生,羽片间距约0.5cm的空隙。小羽片舌形、三角形,先端前指,长0.5cm,宽0.4cm,下先出,末次羽片基部的实小羽片边缘深裂出4~5个长2mm,宽0.2~0.5mm的小裂片。小裂片下先出,舌形或三角形。实小羽片上中脉明显,较强直,宽150~200μm。孢子囊单个散生于实小羽片背面,排列于中脉两侧,每边含4~8个。孢子囊在中脉两侧似成两排状排列,在较大的小羽片上并非为两排,而是散生的。孢子囊大多为直立保存,部分为斜卧状,桶形,直径150~250μm,一般180~200μm,未见孢子囊柄。环带顶生,呈帽状置于孢子囊的顶部,完全,由14~25个加厚细胞组成,以17~19个最常见。环带细胞条形,长100μm,宽30~40μm;细胞壁厚10~15μm。环带中有3~5个细胞的壁相对较薄,构成薄弱带,即为孢子囊开裂位置。孢子囊纵向开裂。孢子囊顶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块薄壁细胞区,即远端面(distalplate)。顶端面圆形,直径50~100μm,由多个多边形薄壁细胞构成,并陷于周围的环带之下。孢子囊由大量表皮毛保护,幼年时全部为表皮毛所覆盖,成熟的孢子囊一般裸露,环带裸露可见,或整个孢子囊全部露出。表皮毛散生,浓密,长100~150μm,直径20μm左右,基部直径最大,向上渐尖,顶尖或圆尖,弯曲或卷曲,表面光滑。每一孢子囊产数十个甚至500个以上孢子。孢子极面观为圆三角形,直径24~65μm,三边近等长,多数者三边微凸,发育不好者三边微凹,未成熟者三边强烈下凹。顶角圆或圆尖,赤道面观为半圆形,近极部位略突起。远极面向外凸出,为半圆形。孢子外壁具沟肋纹饰。肋纹宽度大于沟。远极面的肋纹宽1~2μm,高1~2μm,间距很小,一般小于0.1~0.5μm,紧密排列。肋纹均匀,很少分叉和中断。三射线脊状或开裂,宽0.5μm,高2~3μm。接触面窄,宽仅2~3μm(邓胜徽和陈芬,2001)。
时代产地:辽宁铁法盆地,小明安碑组,阜新盆地,阜新组;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伊敏组,固阳盆地固阳组;吉林辽源盆地,辽源组,九台–营城地区,营城组,延吉盆地,长财组;黑龙江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穆棱组,三江盆地,城子河组,勃利盆地,东山组;早白垩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葛伯特鲁福德蕨
形态描述:蕨叶小型,三角形,三到四次羽状。中轴直或微弯,宽0.2~1mm,表面光滑。蕨叶最下部的一对末三次羽片三角形,长3~5cm,宽3~4cm,长与宽近等,对生,微向上斜展开,而其他的末三次羽片则以较小的角度着生于中轴上,并转变为末二次羽片状。末二次羽片呈卵形或长卵形,长2~3cm,宽1~2cm,下部者近对生,上部者互生。末三次羽片基部第一对末二次羽片对生,呈三角形。二次羽轴细弱,光滑。末次羽片一般以45°角互生,多呈长卵形,少数为披针形,长1~2cm,最宽处在近基部,1cm左右,羽轴纤细。小羽片下先出,卵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0.6~1.5cm,宽0.3~0.8cm,互生,基部迅速收缩,呈柄状,下延,顶尖或钝尖,边缘分裂为4~6个顶端前指的裂片。裂片一般细长,顶尖,最宽处在中上部,长2~5mm,宽1~3mm。叶脉为Sphenopteris型,弱,中脉不显或略显,侧脉分叉2到3次。每一裂片含1条或2条叶脉。生殖羽片通常独立保存,但往往与营养羽片保存于同一块标本上。在一块标本上若见着生于营养羽叶的顶端的形态变异的羽片,其特点是小羽片收缩,扇状,似生殖叶片,但未发现孢子囊结构或其痕迹,则或为生殖羽片或为营养羽片幼体。生殖羽片明显收缩,外形较伸长,往往呈披针形,少数为伸长三角形。末二次羽片长可达7cm以上,长披针形到三角形。末次羽片披针形,长2cm左右,宽0.5~1cm,以35°~45°角互生或近对生,羽片间距约0.5cm的空隙。小羽片舌形、三角形,先端前指,长0.5cm,宽0.4cm,下先出,末次羽片基部的实小羽片边缘深裂出4~5个长2mm,宽0.2~0.5mm的小裂片。小裂片下先出,舌形或三角形。实小羽片上中脉明显,较强直,宽150~200μm。孢子囊单个散生于实小羽片背面,排列于中脉两侧,每边含4~8个。孢子囊在中脉两侧似成两排状排列,在较大的小羽片上并非为两排,而是散生的。孢子囊大多为直立保存,部分为斜卧状,桶形,直径150~250μm,一般180~200μm,未见孢子囊柄。环带顶生,呈帽状置于孢子囊的顶部,完全,由14~25个加厚细胞组成,以17~19个最常见。环带细胞条形,长100μm,宽30~40μm;细胞壁厚10~15μm。环带中有3~5个细胞的壁相对较薄,构成薄弱带,即为孢子囊开裂位置。孢子囊纵向开裂。孢子囊顶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块薄壁细胞区,即远端面(distalplate)。顶端面圆形,直径50~100μm,由多个多边形薄壁细胞构成,并陷于周围的环带之下。孢子囊由大量表皮毛保护,幼年时全部为表皮毛所覆盖,成熟的孢子囊一般裸露,环带裸露可见,或整个孢子囊全部露出。表皮毛散生,浓密,长100~150μm,直径20μm左右,基部直径最大,向上渐尖,顶尖或圆尖,弯曲或卷曲,表面光滑。每一孢子囊产数十个甚至500个以上孢子。孢子极面观为圆三角形,直径24~65μm,三边近等长,多数者三边微凸,发育不好者三边微凹,未成熟者三边强烈下凹。顶角圆或圆尖,赤道面观为半圆形,近极部位略突起。远极面向外凸出,为半圆形。孢子外壁具沟肋纹饰。肋纹宽度大于沟。远极面的肋纹宽1~2μm,高1~2μm,间距很小,一般小于0.1~0.5μm,紧密排列。肋纹均匀,很少分叉和中断。三射线脊状或开裂,宽0.5μm,高2~3μm。接触面窄,宽仅2~3μm(邓胜徽和陈芬,2001)。
时代产地:辽宁铁法盆地,小明安碑组,阜新盆地,阜新组;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伊敏组,固阳盆地固阳组;吉林辽源盆地,辽源组,九台–营城地区,营城组,延吉盆地,长财组;黑龙江鸡西盆地,城子河组,穆棱组,三江盆地,城子河组,勃利盆地,东山组;早白垩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