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详情

学名:Sigillaria cf. brardii Brongniar
中文名:扁圆封印木(相似种)
形态描述:标本仅保存有中柱和次生木质部,皮层、周皮和叶座等均未保存。茎具管状中柱(图版6,图E、F;图版7,图F)。髓大,直径约20mm,由多边形薄壁细胞构成,直径30-150(多为100)m,排列紧密。纵向上细胞稍伸长,为不规则的长多边形。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原生木质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外缘,形成一厚度略有变化的连续的层,管胞直径约0.01mm,具螺纹加厚。后生木质部管胞直径自外向内逐渐增加,0.02-0.03mm,具梯纹加厚,并具流苏纹(fimbris)。初生木质部筒状,内缘平滑,与髓的界限清楚,外缘则强烈起伏呈城垛状或齿槽状(图版6,图F),齿宽约0.4-0.5mm,槽底至齿顶的距离为0.8-1.1mm左右,槽的宽度略小。槽底至髓外缘的距离为0.6-0.8mm。具次生木质部,管胞圆方形至长方形,弦向宽0.04-0.08(多为0.05-0.06)mm,径向宽度略大,排列紧密,规则,具梯纹加厚,并具流苏纹。具宽、窄两种射线。宽射线发自齿与槽相接处,细胞颜色深,数个至十几个细胞高。窄射线位于对着齿与槽的次生木质部内,细胞颜色浅。射线均由具螺纹加厚的管胞构成。叶迹发自位于槽底的原生木质部处,弦切面上叶迹呈纵向伸长的纺锤形。
时代产地: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煤矿汪家寨组顶部1号煤层煤核;晚二叠世晚期。山东陶枣-兖州煤田太原组16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
来源:中国煤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