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ladophlebis alata Yang et Chen
中文名:翅枝脉蕨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二级羽轴宽1.5mm,光滑。末次羽片线形至羽状披针形,长5cm以上,宽1.3~1.6cm,以60°角伸出,末级羽轴宽1mm左右小羽片质厚,排列较紧,微短镰形,长6~7mm,宽4~4.5mm,长为宽的1.5倍。顶端钝圆偶成钝尖,基部上边微扩张,下边稍稍收缩后又微下延。中脉粗而下延,到近顶端时分散,侧脉以40°~50°角伸出,分叉1~2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个小羽片较短,并作间小羽片状,成三角形,其下边的边缘成窄翅状直下延于末二次羽轴上,翅状部分宽0.6~1mm。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的第一个小羽片较其他略大些(杨关秀和陈芬,1979)。
时代产地:广东花县加禾,龙潭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翅枝脉蕨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二级羽轴宽1.5mm,光滑。末次羽片线形至羽状披针形,长5cm以上,宽1.3~1.6cm,以60°角伸出,末级羽轴宽1mm左右小羽片质厚,排列较紧,微短镰形,长6~7mm,宽4~4.5mm,长为宽的1.5倍。顶端钝圆偶成钝尖,基部上边微扩张,下边稍稍收缩后又微下延。中脉粗而下延,到近顶端时分散,侧脉以40°~50°角伸出,分叉1~2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个小羽片较短,并作间小羽片状,成三角形,其下边的边缘成窄翅状直下延于末二次羽轴上,翅状部分宽0.6~1mm。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的第一个小羽片较其他略大些(杨关秀和陈芬,1979)。
时代产地:广东花县加禾,龙潭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