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ladophlebis fuyuanensis Zhang
中文名:富源枝脉蕨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二级羽轴宽达5.5mm,具细纹与点痕。末次羽片互生,线形,长达5.5cm,宽1.9cm,以80°角伸出,紧挤或互相覆盖。末级羽轴狭,宽仅1mm,具细纵纹两条。小羽片互生,斜方形至卵状三角形,顶端尖,后侧边波状,基部收缩,前边内弯,基部膨大成耳状。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枚小羽片较大,形态特殊,侧边分裂成大小不等的数瓣,伸展于羽轴之上。中脉细,以狭角伸出,立即以60°~70°角向外弯出,延至小羽片长的1/2至3/5处消失。侧脉细,分出后立即分叉一次,然后各叉枝都再分叉一次;小羽片先端的侧脉,分叉后,其后叉枝或前后叉枝都不再分叉。叶膜上具细小腺点痕,分散于叶脉之间。生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其前侧边中部着生二个细小的圆形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构造不明(赵修祜等,1980)。
时代产地:云南富源庆云,宣威组上段;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富源枝脉蕨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分裂,末二级羽轴宽达5.5mm,具细纹与点痕。末次羽片互生,线形,长达5.5cm,宽1.9cm,以80°角伸出,紧挤或互相覆盖。末级羽轴狭,宽仅1mm,具细纵纹两条。小羽片互生,斜方形至卵状三角形,顶端尖,后侧边波状,基部收缩,前边内弯,基部膨大成耳状。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枚小羽片较大,形态特殊,侧边分裂成大小不等的数瓣,伸展于羽轴之上。中脉细,以狭角伸出,立即以60°~70°角向外弯出,延至小羽片长的1/2至3/5处消失。侧脉细,分出后立即分叉一次,然后各叉枝都再分叉一次;小羽片先端的侧脉,分叉后,其后叉枝或前后叉枝都不再分叉。叶膜上具细小腺点痕,分散于叶脉之间。生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其前侧边中部着生二个细小的圆形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构造不明(赵修祜等,1980)。
时代产地:云南富源庆云,宣威组上段;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