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ladophlebis paraozakii Li, Yao et Deng
中文名:副少叉枝脉蕨
形态描述:叶的形态和大小还不清楚,可能很大,至少为二次羽状复叶,轴宽约5mm,表面具中脊和一些细纵纹。末次羽片以大约45°角自轴伸出,一般4~5cm宽,超过10cm长,具1~1.5mm宽的羽轴。小羽片互生,宽线形至椭圆形,微呈镰刀状弯曲,侧边全缘或微波状,顶端钝凸或伸尖,通常6~10mm宽,25~27mm长,互相紧挤,基部微微相连,以整个基部着生于轴上。中脉强烈下延,向前伸至顶端分散;侧脉以锐角至中脉伸出后,二歧合轴式分叉3~4次;小羽片基部下方来自中脉下延部分的第一侧脉分叉次数最多,其所有支脉均弯向前方,其他部分侧脉分枝的多少常无次序可循,有时中脉上下两行的侧脉大致相同,有的上行每束枝脉之数不仅少于下行,而且下行每束枝脉的多少也无一定顺序。叶膜较薄(李星学等,1982)。
时代产地:西藏昌都妥坝,妥坝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副少叉枝脉蕨
形态描述:叶的形态和大小还不清楚,可能很大,至少为二次羽状复叶,轴宽约5mm,表面具中脊和一些细纵纹。末次羽片以大约45°角自轴伸出,一般4~5cm宽,超过10cm长,具1~1.5mm宽的羽轴。小羽片互生,宽线形至椭圆形,微呈镰刀状弯曲,侧边全缘或微波状,顶端钝凸或伸尖,通常6~10mm宽,25~27mm长,互相紧挤,基部微微相连,以整个基部着生于轴上。中脉强烈下延,向前伸至顶端分散;侧脉以锐角至中脉伸出后,二歧合轴式分叉3~4次;小羽片基部下方来自中脉下延部分的第一侧脉分叉次数最多,其所有支脉均弯向前方,其他部分侧脉分枝的多少常无次序可循,有时中脉上下两行的侧脉大致相同,有的上行每束枝脉之数不仅少于下行,而且下行每束枝脉的多少也无一定顺序。叶膜较薄(李星学等,1982)。
时代产地:西藏昌都妥坝,妥坝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