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ladophlebis shansiensis Sze
中文名:山西枝脉蕨
形态描述:蕨叶至少二次羽状分裂;轴较细,腹面具一条深的纵沟,因此在其印痕上显示一条清晰的凸肋;羽片两侧近平行,以一宽角着生在轴上,互生;小羽片较小,全缘,互生或半对生,基部全部着生在羽轴上,几乎不下延,顶端钝圆,不呈镰刀形。中脉在基部附近较强,以后向小羽片顶端渐渐尖细和侧脉粗细相仿,以一锐角自羽轴伸出,在分出上边第一条侧脉后即向外弯,并且弯弯曲曲地向前伸延直达顶端,至距顶端1/3处两歧分叉;各支脉至羽片顶端,常再分叉一次。侧脉与中脉成35°~45°,自中脉伸出后即分叉,在小羽片下部常二次分叉,顶部仅分叉一次。实羽片不明(斯行健,李星学等,1963)。
时代产地:山西大同曹家沟;早、中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山西枝脉蕨
形态描述:蕨叶至少二次羽状分裂;轴较细,腹面具一条深的纵沟,因此在其印痕上显示一条清晰的凸肋;羽片两侧近平行,以一宽角着生在轴上,互生;小羽片较小,全缘,互生或半对生,基部全部着生在羽轴上,几乎不下延,顶端钝圆,不呈镰刀形。中脉在基部附近较强,以后向小羽片顶端渐渐尖细和侧脉粗细相仿,以一锐角自羽轴伸出,在分出上边第一条侧脉后即向外弯,并且弯弯曲曲地向前伸延直达顶端,至距顶端1/3处两歧分叉;各支脉至羽片顶端,常再分叉一次。侧脉与中脉成35°~45°,自中脉伸出后即分叉,在小羽片下部常二次分叉,顶部仅分叉一次。实羽片不明(斯行健,李星学等,1963)。
时代产地:山西大同曹家沟;早、中侏罗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