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Rajahia (Pecopteris) qamdoensis Li, Yao et Deng
中文名:昌都联囊蕨(栉羊齿)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可能全为能育叶,仅近顶端尚未成熟部分保存为裸羽片状态。末二羽片可能为披针形,8~13cm宽,不少于15cm长,中轴下部宽约3mm,往上渐变窄,近顶部宽1mm左右,表面具细纵纹和一纵脊(背面)或纵沟(腹面),常以55°或更大角度分出末次羽片;末次羽片宽线形,互生于中轴侧缘的腹面上,紧挤,侧边彼此接触或略相覆盖,一般8~12mm宽,50~70mm长,下部最宽,中、上部向前慢慢变窄,最后形成一宽度只有其下部1/3~1/4的长三角形顶端。羽轴约1mm宽,表面与末二次羽轴(中轴)相同,常以75°~85°角分出小羽片;小羽片长椭圆形或卵椭圆形,基部紧靠,但不联合,下部或中、下部两边平行,上部收缩成镰刀形,顶端微微向前指;中脉明显,基部下延,伸到顶部分散;侧脉较稀,以很小角度至中脉伸出后不远就弯向两侧,然后分叉,有时其前一支脉再分叉一次;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第一小羽片特别发育,基部前端略扩大,宽度为其邻近正常小羽片的1.5倍,长度为正常小羽片的1.5~2倍,顶端超覆于上邻末次羽轴之上,边缘微缺裂,中脉细,直伸到顶。以狭角分出侧脉5~7对,基部的下行侧脉分叉1~2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的第一小羽片也较其邻近正常小羽片略长(大都破损或为上行第一小羽片所掩覆),但比较宽大,其基部下行第一侧脉特别发育,可分叉2~3次,所有不正常小羽片不具聚囊堆,仅极少数在基部偶有个别聚囊堆出现。正常实小羽片中脉的两侧各具一纵行聚囊堆;聚囊堆圆形到椭圆形,或因相互挤压而略呈矩形,每行数目随小羽片所在位置和发育程度不同而变化,最发育处每行可达10堆,不发育或已育者只有1~2堆;聚囊堆在同一行的数目和疏密情况以及发生次序没有规律,直径变化在0.3~0.5mm,个别部位隐约可见每一聚囊堆由5~7个聚囊绕一中轴组成,确切的细部结构则不明;聚囊堆在腹面印痕标本上保存为小圆坑,中心散凸;背面印痕则相反。所有小羽片的近顶端部分不育,不具聚囊堆(李星学等,1982)。
时代产地:西藏昌都妥坝,妥坝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
中文名:昌都联囊蕨(栉羊齿)
形态描述:至少二次羽状复叶,可能全为能育叶,仅近顶端尚未成熟部分保存为裸羽片状态。末二羽片可能为披针形,8~13cm宽,不少于15cm长,中轴下部宽约3mm,往上渐变窄,近顶部宽1mm左右,表面具细纵纹和一纵脊(背面)或纵沟(腹面),常以55°或更大角度分出末次羽片;末次羽片宽线形,互生于中轴侧缘的腹面上,紧挤,侧边彼此接触或略相覆盖,一般8~12mm宽,50~70mm长,下部最宽,中、上部向前慢慢变窄,最后形成一宽度只有其下部1/3~1/4的长三角形顶端。羽轴约1mm宽,表面与末二次羽轴(中轴)相同,常以75°~85°角分出小羽片;小羽片长椭圆形或卵椭圆形,基部紧靠,但不联合,下部或中、下部两边平行,上部收缩成镰刀形,顶端微微向前指;中脉明显,基部下延,伸到顶部分散;侧脉较稀,以很小角度至中脉伸出后不远就弯向两侧,然后分叉,有时其前一支脉再分叉一次;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第一小羽片特别发育,基部前端略扩大,宽度为其邻近正常小羽片的1.5倍,长度为正常小羽片的1.5~2倍,顶端超覆于上邻末次羽轴之上,边缘微缺裂,中脉细,直伸到顶。以狭角分出侧脉5~7对,基部的下行侧脉分叉1~2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的第一小羽片也较其邻近正常小羽片略长(大都破损或为上行第一小羽片所掩覆),但比较宽大,其基部下行第一侧脉特别发育,可分叉2~3次,所有不正常小羽片不具聚囊堆,仅极少数在基部偶有个别聚囊堆出现。正常实小羽片中脉的两侧各具一纵行聚囊堆;聚囊堆圆形到椭圆形,或因相互挤压而略呈矩形,每行数目随小羽片所在位置和发育程度不同而变化,最发育处每行可达10堆,不发育或已育者只有1~2堆;聚囊堆在同一行的数目和疏密情况以及发生次序没有规律,直径变化在0.3~0.5mm,个别部位隐约可见每一聚囊堆由5~7个聚囊绕一中轴组成,确切的细部结构则不明;聚囊堆在腹面印痕标本上保存为小圆坑,中心散凸;背面印痕则相反。所有小羽片的近顶端部分不育,不具聚囊堆(李星学等,1982)。
时代产地:西藏昌都妥坝,妥坝组;晚二叠世。
来源:中国化石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