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完成第二次中英联合青藏高原科考

5月6日至25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环境研究理事会联合资助,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山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组成的第二次中英联合青藏高原科考队在藏东南地区开展野外科学考察,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5个国家的17名地质学、古生物学、古环境重建等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此次国际联合野外科考。考察队员对昌都地区芒康县、类乌齐县的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性的野外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了各盆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并采集到大量植物化石标本与孢粉研究材料,以及用于古环境重建和确定地层绝对地质年代的实验样品。

  2019年5月11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洛桑江村在昌都地区芒康县如美镇亲切接见了科考队队员。洛桑江村主任对国际学者参加西藏科考表示热烈欢迎,祝愿科考队员多出科研成果,为西藏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洛桑江村主任还询问了科考队员在西藏期间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希望外国专家回国后多宣传西藏的新面貌,争做国际友谊的使者。

樱花“近亲”等珍稀化石南京展出 重现远古“花花世界”

中新网南京3月21日电 (杨颜慈)1.7亿年前的南京花、凝固在琥珀中的静子花、樱花的“近亲同族”中新李……21日,近80件时代跨度从四亿年前到距今1800万年前的珍贵植物化石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重现了远古时期“花花世界”。

三月的南京正值樱花胜放季。当天,“‘许你一个花花世界’植物与花化石特展”在南京鸡鸣寺樱花大道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樱花的近亲”——被古植物学家称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的两种珍稀植物化石在此展出。
此次特展,由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标本馆和化石网承办,分为标本展示和展板两部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李国祥介绍,从植物学上来说,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现在地球上大约有25万种被子植物,也就是有着20余万种不同的花美丽绽放,点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家园。

特展的标本展示部分,精选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模式标本馆馆藏的近80件珍贵植物化石标本,年代跨度从四亿年前到距今1800万年前。市民可以看到生活在四亿年前的中国工蕨,曾经繁盛于大约两亿六千多万年前的大羽羊齿,曾经盛开于一亿七千万年前的南京花,曾经生长于水中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以及被凝固于琥珀中的花化石静子花。

显微镜下讲故事(记《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背后的故事)

“自从4亿年前植物登陆陆地以来,我们的天空可以很多天不下雨,但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下孢粉雨。这些化石一定以某种方式记录了它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是我们现在还缺少解读这些信息的手段,相信通过孢粉学家未来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孢粉学以后会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袁一雪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两种植物生殖配子体的简称。其中,孢子是孢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花粉则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将孢子与花粉研究合二为一的孢粉学,是研究这两者以及带有机质壁的微体化石(孢型化石)的一个学术分支,属于地质学和植物学的一个交叉领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就是研究孢粉学的学者之一。1月,刘锋与同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舒、卢礼昌和朱怀诚共同编撰的《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收集了1960~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及孢粉属种,共295属,2288种,是对我国晚古生代(包括少量晚志留世)孢粉化石50年研究成果的首次系统总结。

13年磨一剑

为了编撰《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刘锋花费了13年的时间。

中瑞科学家在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4月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彭俊刚博士与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ViviVajda教授、SamM.Slater博士合作,在青藏高原南部三叠系最具代表性的土隆地区开展了孢粉学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三叠纪是全球古地理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期,这一时期冈瓦纳大陆开始裂解、新特提斯洋扩张形成,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的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是研究上述地质事件的关键区域。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地区三叠纪陆生植物面貌及其区系属性等所知甚少。

  此次研究首次揭示了研究区中、上三叠统孢粉植物群面貌,建立了相对完整、连续的孢粉组合序列。它们与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冈瓦纳代表地区的孢粉序列可以很好的对比,为青藏高原三叠系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彭俊刚表示,研究通过分析孢粉植物群组成面貌及特征分子分布情况,指出本区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与冈瓦纳大陆Onslow孢粉植物群高度相似,而与中国华北和华南分区的孢粉植物群显著不同,代表了中国晚三叠世一个新的孢粉植物分区—―藏南孢粉植物分区。这是对中国晚三叠世孢粉植物分区研究的重要补充。

  论文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期刊Alcheringa。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瑞典研究理事会及中国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

鲁西南最早人类文化遗存,何楼遗址考古收获多

何楼遗址位于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东距仿山遗址约400米,西南距十里铺北遗址约800米,是一处新时代遗址。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为鲁西南、鲁西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发现的空白。在“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中,何楼遗址入围34项初评候选项目。

何楼遗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13年9月,菏泽坤和木业建水池时在此发现古墓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定陶文物管理所在清理的汉墓填土中发现北辛晚期到大汶口早期阶段的陶片,认识到该遗址的重要性。

2016年冬季,定陶文物局委托菏泽市考古所对坤和木业厂房区进行勘探,大致了解了厂区内遗址占压情况。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定陶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发掘,揭露面积600平方米,对该遗址的埋藏保存状况、文化内涵有了初步把握。

通过此次发掘,确认了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及60余座汉代小型土坑竖穴墓。汉墓分布密集,均有封土,长方形砖椁,多单人葬,也有同穴合葬墓,遭破坏严重,多迁出或盗扰;新石器文化堆积厚1-1.5米,惜被大量汉墓破坏,清理灰坑9座、墓葬2座及灰沟、柱洞等,出土大量陶片,其中红陶(红顶)钵最多,还有鼎、双耳壶、釜、支脚、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