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

显微镜下讲故事(记《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背后的故事)

“自从4亿年前植物登陆陆地以来,我们的天空可以很多天不下雨,但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下孢粉雨。这些化石一定以某种方式记录了它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是我们现在还缺少解读这些信息的手段,相信通过孢粉学家未来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孢粉学以后会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袁一雪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两种植物生殖配子体的简称。其中,孢子是孢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花粉则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将孢子与花粉研究合二为一的孢粉学,是研究这两者以及带有机质壁的微体化石(孢型化石)的一个学术分支,属于地质学和植物学的一个交叉领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就是研究孢粉学的学者之一。1月,刘锋与同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舒、卢礼昌和朱怀诚共同编撰的《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收集了1960~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及孢粉属种,共295属,2288种,是对我国晚古生代(包括少量晚志留世)孢粉化石50年研究成果的首次系统总结。

13年磨一剑

为了编撰《中国晚古生代孢粉化石》,刘锋花费了13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