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年份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卷期 |
---|---|---|---|---|
内蒙古平庄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群性质及特征 | 1995 | 商平 | 地质论评 | 41(6) |
阜新含煤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组合及其意义 | 1987 | 商平 | 植物学报 | 29(2) |
评欣克关于东亚石炭二叠纪植物群的论文 | 1930 | 高腾(GOTHAN W),斯行健 | 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西文集刊 | 9 |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 1986 | 陶君容,熊宪政 | 植物分类学报 | 24(1);24(2) |
中国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植物区系发展演变 | 2000 | 陶君容,周浙昆,刘裕生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横断山南部-云南临沧地区新生代植物群 | 1983 | 陶君容,陈明洪 | 青藏高原研究横断山考察专集(一)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芒康中新世植物及桦木科植物的分布历史 | 1987 | 陶君容,杜乃秋 | 植物学报 | 29(6) |
中国中中新世古植被和古环境的变化 | 1997 | 陶君容 | 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东亚的面貌演变 | 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
中国第三纪植被和植物区系历史及分区 | 1992b | 陶君容 | 植物分类学报 | 30(1) |
西藏柳区组古新世植物群和古气候 | 1988b | 陶君容 | 地质学、海平面变化、古气候和古植物学 | 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
西藏拉孜县柳区组植物化石组合及古气候意义 | 1988a | 陶君容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 | 3 |
西藏地区晚白垩世以来植物区系的发展 | 1981 | 陶君容 | 植物学报 | 23(2) |
冈瓦纳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的演化和对比 | 1997 | 钱德拉(CHANDRA S),孙克勤 | 古植物学家 | 46(3) |
全球早石炭世植物群的分布、演化和绝灭 | 1996 | 钱德拉(CHANDRA S),孙克勤 | 古植物学家 | 43(2) |
晚第三纪库车植物群代表的中亚自然条件 | 1935c | 钱耐(CHALONER W G) | 地理学纪事 | 17 |
古植物研究的若干方法 | 1986 | 钱耐(CHALONER W G) | 古植物学和孢粉学文集 | 1 |
下扬子区三叠纪古生物和古地理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 1996 | 钱迈平,郭佩霞 | 江苏地质 | 20(3) |
亚洲东部与北美西部(北极和高山)冻原植物区系的联系 | 1993 | 钱宏 | 植物分类学报 | 31(1) |
一种特殊的石化植物化石—炭质结核 | 1984 | 郭英挺,李洪起 | 煤田地质与勘探 | (5)(总65期) |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大羽羊齿类植物的生态 | 1991 | 郭英挺 | 煤田地质与勘探 | 19(2) |